盐碱地变身“丰产田”!盐碱耕地改良利用项目小麦测产工作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5-06-12 08:50:05   作者:盐碱地开发利用中心 解君艳

2025年6月5日,南通农业农村局组织专家到地环公司掘苴项目现场实测,小麦平均亩产达467.0公斤,标志着我省滨海盐碱耕地改良利用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保障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质量迈出坚实一步。

科技赋能,盐碱地变身 "丰产田"

此次测产的项目区位于如东县掘苴垦区,是典型的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含量低,长期制约农业生产。为保障江苏省盐碱耕地改良利用项目顺利开展,地环公司聚焦"以种适地"与"以地适种"结合,集成应用"深耕深松+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耐盐品种+智慧监测管控"等核心技术;构建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管 "五良" 配套体系;配套智能化灌排系统实时监控水盐动态,同步建设智能数据采集系统和水位盐度监测站,实现从土壤改良到田间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实测数据亮眼,综合效益初显

测产过程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小麦测产验收办法,专家团队在实施区随机抽取2个田块进行实割实测,亩产分别为464.0公斤和470.0公斤,较对照区平均亩产369.1公斤增产达26.5%。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在2025年春季干旱少雨等不利气候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同时配套监测数据显示:土壤盐分含量、pH和容重稳步降低,有机质、总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提升,土壤理化性状得到大幅度改善。

IMG_8725.JPG

持续发力,绘就盐碱耕地改良利用新图景

此阶段的成果验证了项目所采用盐碱耕地综合治理技术路线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后续应用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数据支撑。下一阶段,项目将重点转入水稻种植季,地环公司会继续强化技术服务与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持续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力争在水稻产量上再创佳绩,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贡献地质力量。

IMG_8727.JPG